|
活动 | 2019青岛水性对接会顺利召开为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水性平台于2019年5月27日在青岛市举办“表面涂装行业(装备制造、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及零部件)源头减排水性涂料与涂装技术对接会”。会议邀请了专家就相关政策措施和水性涂装技术进行交流与对接,推进青岛市工业涂装企业的水性涂料原料替代和源头控制,共计150多位企业代表和行业技术专家参加会议。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任王国清在致辞中表示,前年2017年是十二五大气行动方案的收官之年,经过5年的治理,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控制取得明显进展,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量仍呈增长趋势,2015年至2018年,338城市的臭氧浓度从平均134ug/m3上升到151ug/m3,浓度上升12.9%,VOCs排放未得到有效控制是关键因素。打好蓝天保卫战,协同控制VOCs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将会是接下来的重要工作任务。 按照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早前的数据统计,VOCs的排放主要来自四大行业,分别是石油、化工、包装印刷和工业涂装,其中工业涂装的VOCs排放占人为排放总量的12%。因为工业涂装行业十分分散,因此减排治理工作十分繁重。 《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规定了7大重点表面涂装行业的VOCs减排治理目标,7大行业包括汽车制造、工程机械制造、家具制造、钢结构、集装箱制造、船舶制造和卷材制造。在这7大行业里边,除了船舶和卷材这两个行业的水性涂料技术应用还在起步阶段,其他5个行业都有典型的成功应用经验和技术储备。 为推进这些成功经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水性平台组织了一系列的水性技术对接会,这次青岛是第五站,之前分别在江苏的徐州、常州,四川的成都和我们山东的济南,召开了类似的水性技术对接会。希望通过这系列的会议,为青岛的表面涂装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成果转化与水性技术对接的平台,帮助企业从源头减少VOCs排放。 另外会上来自青岛市环科院的吕建华博士做了政策解读,另外来自水性平台会员单位的专家就水性涂料与涂装技术的应用案例,做了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