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规标准 >>政策 >>地方政策 >> 2021年8月6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详细内容

2021年8月6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沪府发【2021】19号


       为推动本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20210806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通知.pdf


到2025年,确保碳排放总量达峰, PM2.5年均浓度稳定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


任重道远,污染治理进入新阶段

  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上海市污染治理进入新阶段。PM2.5等传统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臭氧、富营养化、环境激素等新型环境风险已逐步凸显,通过末端治理改善环境质量的空间进一步压缩,需要更加注重多领域绿色转型发展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部分河道在雨季还存在局部性、间歇性水质反复,城市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亟须提升。

  此外,能源消费总量持续走高,传统产业占比依然较大,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尚未根本改变。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能力和水平仍是主要短板,污水污泥处置能力水平有待提升,固体废物处置设施能力不足,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亟须构建。

  环境治理机制手段亟须创新突破,市场化机制、社会化手段不足,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多元治理体系有待加快构建完善。

  系统治理,将实现碳达峰设定为重要目标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上海生态环境的总体目标,到 2025年,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生态服务功能稳定恢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初步形成,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初步实现。

  《规划》指标体系注重科学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提出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治理、绿色低碳发展三大类20项具体指标。

  大气环境质量全面达标,6项常规污染物全面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部分指标优于国家一级标准,其中PM2.5年均浓度稳定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AQI优良率稳定在85%左右。

  水环境功能区基本达标,具体是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或好于Ⅲ类,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60%以上。

  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稳定在14%左右。受污染耕地、地块安全利用率持续提升,达到95%以上。

  污染治理水平、各类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持续提升,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9%,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5%以上。

  森林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持续提升,森林覆盖率达到1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5平方米,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碳达峰被设定为重要目标,《规划》明确,到2025年,上海将确保碳排放总量达峰,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并完成国家要求。

  多措并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围绕实现目标指标,《规划》具体安排了四大板块、27类任务措施。

  全面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前实现碳排放达峰。把降碳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持续推动能源、工业、交通和农业四大结构调整,广泛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体系建设,高标准建设一体化示范区、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和5个新城等一批绿色发展新高地。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保障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加快完善水环境基础设施,着力控制城市面源污染,加强河湖治理和生态修复。稳步提升大气环境质量,以协同推进PM2.5和臭氧控制为核心,深化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下大力气加强流动源污染治理,持续推进餐饮油烟、扬尘等社会源整治。深化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保护,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全面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有序推进污染场地治理和修复。加强近岸海域环境保护,严格控制各类污染物排海,加强河口及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强化固体废物系统治理,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常态长效机制,完善生活垃圾末端处置体系,加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和利用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共建共享。

  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护城市生态安全。持续提升生态空间规模和品质,5年净增森林面积24万亩,新建公园600座、绿道1000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1平方米。强化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崇明东滩等自然保护地建设,聚焦长江口、杭州湾北岸、黄浦江上游等重点区域,加强湿地培育、保育和生态修复,健全生态系统监管体系。加强辐射、重金属和新型污染物等各类环境风险防控,确保城乡生态环境安全。

  坚持制度创新引领,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企业责任、全民行动、监管、信用、法规标准、市场和区域协作等八大体系,积极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现代环境治理新路子。

  持续加力,系统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与“十三五”规划相比,本轮规划有四大特点:

  突出绿色赋能。《规划》把握减污降碳总要求,以实现碳排放达峰为引领,将绿色发展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统筹谋划有利于推动产业、能源、交通、建筑等领域节能降碳的政策举措和重大工程,协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降低碳排放强度。

  突出系统思维。《规划》牢牢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系统思想,统筹生态环境各要素、各领域,进行整体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如加强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强化PM2.5和臭氧的协同控制,加强陆海统筹、水岸联动和流域共治,加强土壤—地下水的污染协同防治,强化各类固体废物的协同处置和安全利用等。

  突出区域协同。《规划》紧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健全完善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加快探索区域联动、分工协作、协同推进的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新机制、新路径。提出了重点跨界水体联保共治、长三角大气联防联控、固体废物处置共建共享、低碳发展合作共赢、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先试等实实在在的举措。

  突出多元共治。《规划》强化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政策创新、能力提升和平台搭建,更加注重社会化、市场化治理机制,推动形成全社会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技术支持: 家居荟二零二五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