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 | 《中国经济周刊》 发布:集装箱制造业VOCs排放不能再“任性”系列文章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逐渐成为全球集装箱制造中心。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目前我国集装箱产业已经实现三个第一,即集装箱生产能力世界第一、集装箱种类规格世界第一、集装箱产销量世界第一。
我国制造的集装箱在全球市场上的占有率达95%以上,多年的发展壮大之后,中国集装箱行业形成了以箱厂为中心的产业链条体系,上下游形成稳定的供应链合作关系,2015年的产量达287万TEU(标准箱)。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区域及东南沿海地区是集装箱制造业的几大重点分布区域,内陆区域基本上无集装箱生产企业。
集装箱制造业大气污染国标即将出台
目前国家层面尚未颁布针对集装箱制造业的VOCs污染控制标准,仅在部分标准中提及VOCs个别成分的排放量限值,而排放速率、监测方法、控制方法等均未有涉及。按照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未制定行业排放标准的行业一律执行综合污染物排放标准。
但是,集装箱制造业作为典型的VOCs排放行业,有机溶剂使用量大,VOCs排放量大,目前仅依照《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制标准》不利于有效控制集装箱制造业VOCs排放,影响了国家大气污染控制对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远远不能满足集装箱制造业VOCs控制要求。
因此,为完善我国行业环境标准体系建设,提升集装箱制造业VOCs污染控制管理能力,制定一份专门针对集装箱制造业VOCs控制的标准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这种情况下,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等单位承担起制定《集装箱制造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重任。
据了解,该标准将从集装箱制造业使用涂料VOCs含量、排气筒总VOCs及特征物种排放浓度、厂界及车间边界总VOCs及特征物种浓度等对行业进行VOCs污染排放控制,并对污染控制技术及监管要求进行详细说明。该标准最晚将于2018年底出台,这将引导企业逐步扩大水性涂料使用,提升涂装技术和设备水平,同时推荐集装箱制造业技术经济可行的末端治理技术,有利于推动行业自律行动的有效进行,促进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和进步,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